作為室內(nèi)裝修最大頭的地方,墻地瓷磚,還有木地板,我們需要注意什么呢?
1.墻、地瓷磚
工序:
實際尺寸量測→排版分格→彈線定位→涂刷背涂→塊材鋪貼→鑲邊、踢腳線、過門石鋪貼。
工藝方法:量測塊材鋪貼尺寸,量測時應扣除結構及粉刷層厚度,排版分格原則如下:
(1)居中對稱。有柱或柱網(wǎng)時,拼縫應居柱中;
(2)不應有小于1/2板塊;
(3)走廊、大廳可根據(jù)板塊尺寸可設鑲邊或拼花型,鑲邊寬度宜為120~ 150mm,鑲邊若太寬可設分色帶;
(4)鑲邊宜與吊頂鑲邊上下呼應,顏色與大面顏色協(xié)調;
(5)地面與墻面磚應對縫;
(6)房間內(nèi)排磚-一般不設鑲邊,應從門口處以整磚向室內(nèi)排磚,半磚應排在房間里側的次要位置。按照排版彈線定出每塊塊材鋪貼位置線。
鋪貼前,石材六面均應涂刷不少于2遍的背涂材料。應選色或對花、編號后鋪貼,同區(qū)域顏色-致,無色差。
鋪貼應單面掛線,分格變形區(qū)間內(nèi)宜密縫鋪貼,( 拼縫1 ~ 2mm),縫格通順、表面平整,嚴禁表面打磨,鋪貼后及時用棉紗擦縫,灑水或覆蓋養(yǎng)護。鑲邊在十字縫處及轉角處應45°割角拼縫。
踢腳線用聚合物砂漿粘結,高度宜為120~ 150mm,厚度不大于15mm木地板地墊,與墻面交接清晰、無污染,陰陽角處割角拼縫。地面、鑲邊、踢腳線接縫應對應。過道石宜采用整塊石材鋪貼。
控制要點:
分格、背涂、打磨、踢腳線厚度、對縫。
質量要求:
粘貼牢固、接縫平整順直、無色差、踢腳線出墻厚度-致,相鄰高差不大于0.2mm。
1.瓷磚墻地面必須進行排版設計,不宜采用“工”字縫鋪貼;非整磚宜鋪貼在兩側陰角或家具下方,單面墻地面不宜有兩列非整磚,非整磚的寬度不小于原磚的1/3;
墻面由陽角開始排磚,陽角和門口兩側必須設整磚,主立面壓側立面,陽面壓陰面;門廳、起居室地面由中間向四周排磚,廚衛(wèi)間地面可從一邊排磚;2.廚衛(wèi)間無吊頂時,墻面磚距頂棚留10mm寬的平直空隙,涂料下翻。
3.排版合理,無明顯大小頭;接縫均勻、深淺一致、周邊平直、鑲嵌正確,嵌縫連續(xù)密實,寬度和深度一致,嵌填平滑;
表面潔凈、平整、無磨痕,色澤一致,板塊無裂紋、缺損等缺陷;孔洞套割吻合,邊緣整齊;墻裙、踢腳線等表面潔凈、高度一致、結合牢固、出墻厚度一致;
4.衛(wèi)生間、陽露臺鋪裝地面坡向正確,無倒坡、積水。
2.木地板
工序:基層處理→防潮墊鋪貼→地毯鋪貼→壓條。
工藝方法:
復合木地板基層平整度應達到水泥砂漿面層要求,干燥、潔凈、無雜物。防潮墊應滿鋪且接縫用膠帶粘結。
復合木地板應從門口向里進行鋪裝,相鄰板條錯縫鋪貼,接縫嚴密,搭接長度不小于1/3,非整塊鋪設在不明顯處。與立面交接處應留排氣通道,排氣通道寬度不小于5mm,不大于踢腳線厚度。
門洞口處應用壓條收邊,踢腳線高度為100~ 120mm,與地板面層留2 ~ 3mm縫隙排氣。鋪裝后應及時噴防護劑保護,不得踩踏或壓重物,必要時鋪棉氈、地毯、彩條布等防護。
控制要點:
基層平整、干燥、錯縫、保護。
質量要求:
1.鋪貼平整、粘貼牢固,排氣通暢。對于走廊、過道等部位,宜順著行走的方向鋪設;對于室內(nèi)房間,優(yōu)先參考順光方向排放,接著參考以垂直于進門方向排放;
2.地板色澤均勻,表面潔凈,無劃痕、沾污、刨痕、刨茬、毛刺,排版無大小頭;
3.地板鋪設牢固,無松動,行走時無異響,接頭處不起拱,無冒灰;扣條順直,無翹曲,光滑通順,接縫嚴密,無透漏;
4.踢腳線表面平整清潔,縫隙均勻木地板地墊,高度一致,無明顯色差、劃痕、碰傷,與基層結合牢固,無松動;
5.地板鋪裝前,必須運輸至鋪裝房間內(nèi)開包放置48小時以上,以便適應環(huán)境溫度和濕度;
6.材料進場時需進行色差控制,同批次色號小于三個,鋪裝前應先進行試鋪,分色挑選,避免色差。
THE END
以上內(nèi)容由用戶投稿,彬迪地板進行整理發(fā)布,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進行刪除。